深夜产房的冷漠丈夫:家庭责任感的缺失
深夜的产房,万籁俱寂。一个女人从梦中惊醒,痛得死去活来,满头大汗。此时,伴她身旁的,只有年过六旬的母亲。

而她的丈夫肖路,那个借口忙工作的男人正躲在家里,一边喝酒一边看球赛。若不是岳母一通电话,他恐怕都不知道妻子快要临产。
“这老公也太不着调了吧,老婆刚生完人就不见了,偷偷送胎盘去了。”护士们的议论,道出了这个家庭的悲哀。

父爱缺失的恶性循环
肖家两兄弟从小父母离异,与母亲相依为命。弟弟肖旭是典型的”啃老族”,吃喝拉撒全由母亲一手承包,抽烟喝酒一个不落;哥哥肖路则在婚姻中表现出极端的责任感缺失。
北京军区总医院研究发现:“孩子成长过程和婚姻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,其实首要责任在父亲。”父亲角色的缺失,会让孩子缺乏力量感和安全感。

父亲:社会规则的化身
心理学认为,父亲的爱往往是”有条件的”,代表着社会规则。一个初中男孩沉迷游戏时,父亲放下工作全程陪读四年,最终孩子考上北大心理学专业。
教育部调查显示:三年级后,母亲的教育影响力急剧下降。这时若父亲缺位,孩子容易形成对规则的漠视。

父爱的力量:从孤独症到游泳冠军
2岁确诊孤独症的陈兴融,在父亲的陪伴训练下,在2021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斩获5枚金牌。这个案例完美诠释了《养育男孩》的观点:“男孩会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爱人,感受一切。”

父亲的陪伴,能给孩子坚韧、果敢、不屈、自信的品质,这些才是对抗世间坎坷的真正力量。
-
相关文章 -